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
  讓工程科技造福人類、創造未來
  ——在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的主旨演講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在這個美好的時節,國際工程科技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這是世界工程科技界和中國工程科技界的一件盛事。我很高興有機會同來自世界各地的工程科技專家學者見面,也很願意聆聽大家對工程科技發展、人類社會未來的高見。
  首先,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大會的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向出席大會的全體代表,表示誠摯的歡迎!向國際工程與技術科學院理事會會議的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
  工程科技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溫故而知新。回顧人類文明歷史,人類生存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密切相關,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源頭就是工程科技。工程造福人類,科技創造未來。工程科技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連它源於生活需要,又歸於生活之中。歷史證明,工程科技創新驅動著歷史車輪飛速旋轉,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不竭動力源泉,推動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從游牧文明走向農業文明、工業文明,走向信息化時代。
  古往今來,人類創造了無數令人驚嘆的工程科技成果。古代工程科技創造的許多成果至今仍存在著,見證著人類文明編年史。如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帕提農神廟、古羅馬鬥獸場、印第安人太陽神廟、柬埔寨吳哥窟、印度泰姬陵等古代建築奇棘如中國的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等重大技術創造和萬里長城、都江堰、京杭大運河等重大工程,都是當時人類文明形成的關鍵因素和重要標誌,都對人類文明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都對世界歷史演進具有深遠意義。
  近代以來,工程科技更直接地把科學發現同產業發展聯繫在一起,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每一次產業革命都同技術革命密不可分。18世紀,蒸汽機引發了第一次產業革命,導致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使人類進入了機械化時代。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電機和化工引發了第二次產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了電氣化、原子能、航空航天時代,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和人類生活水平,縮小了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人與人的空間和時間距離,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莊”。20世紀下半葉,信息技術引發了第三次產業革命,使社會生產和消費從工業化向自動化、智能化轉變,社會生產力再次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再次大飛躍。工程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催發社會生產力的深刻變革,都會推動人類文明邁向新的更高的臺階。
  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其中工程科技創新驅動功不可沒。“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科技成就,大幅度提升了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三峽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青藏鐵路、高速鐵路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設成功,大幅度提升了中國的基礎工業、製造業、新興產業等領域創新能力和水平,加快了中國現代化進程。農業科技、人口健康、資源環境、公共安全、防災減災等領域工程科技發展,大幅度提高了13億多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和質連使中國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時至今日,人類生活各個方面無不打上了工程科技的印記。從鐵路橫貫、大橋飛架、堤壩高築、汽車奔馳、飛機穿梭、飛船遨游、巨艦破浪、通信暢通,到成千上萬的各種機械、自動化生產線、電視、電話,再到洗衣機、冰箱、微波爐、空調、吸塵器等家用電器,工程科技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了空前便利。
  進入本世紀以來,工程科技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角色愈益突出。我在浙江省工作了5年,親歷了全長36公里的杭州灣跨海大橋的修建。這一工程不僅促進了當地從交通末梢到交通樞紐的飛躍,更通過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聚和擴散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促進了蘇浙滬經濟圈發展∩以說,當今世界,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愈益凸顯,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作用更加突出,不僅成為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和勞動生產率提升的決定性因素,而且成為推動教育、文化、體育、衛生、藝術等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最持久的力量。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生產生活環境,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夢想。
  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糧食不足、資源短缺、能源緊張、環境污染、氣候異常、人口膨脹、貧困、疾病流行、經濟危機等諸多全球性難題,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嚴峻挑戰。
  實現夢想、應對挑戰、創造未來,動力從哪裡來只能從發展中來、從改革中來、從創新中來。地球上的物質資源必然越用越少,大量耗費物質資源的傳統發展方式顯然難以為繼。面向未來,世界現代化人口將快速增長,如果大家依照現存資源消耗模式生活的話,那是不可想象的。中國擁有4200多萬人的工程科技人才隊伍,這是中國開創未來最可寶貴的資源。發展科學技術是人類應對全球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這一切,對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提出了新的使命。
  一項工程科技創新,可以催生一個產業,可以影響乃至改變世界。袁隆平院士的團隊發明瞭雜交水稻,促進中國糧食畝產提升到800公斤以上,不僅為中國解決13億多人口吃飯問題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且推廣到印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埃及、馬達加斯加、利比裡亞等眾多國家,使那些地方的水稻產量提高15%-20%,為人類保障糧食安全、減少貧困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今世界,新發現、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更新換代周期越來越短,工程科技創新成果層出不窮,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動力遠遠超出預測,人類創新潛能也遠遠超出想象。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等交叉融合正在引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這將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任何一個領域的重大工程科技突破,都可能為世界發展註入新的活力,引發新的產業變革和社會變革。
  未來幾十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同人類社會發展形成歷史性交匯,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將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信息技術成為率先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各領域的先導技術,將促進以物質生產、物質服務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向以信息生產、信息服務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發展時期。生物學相關技術將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基因技術、蛋白質工程、空間利用、海洋開發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發展將產生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拓展生產和發展空間,提高人類生活水平和質量。綠色科技成為科技為社會服務的基本方向,是人類建設美麗地球的重要手段。能源技術發展將為解決能源問題提供主要途徑。
  共創人類美好未來,是工程科技發展的強大動力,全球工程科技人員要切實承擔起這個歷史使命。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今天,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進的程度空前加深,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休戚與共,中國人民的夢想和各國人民的夢想緊緊相連。
  現在,各國都在深入思考今後的發展前景。中國已經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藍圖,我們的奮鬥目標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改革,努力破解發展難題,消除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為發展增添新動力。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要發展就必須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我們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國家重大戰略,著力推動工程科技創新,實現從以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發展為主轉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我們將繼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著力解決霧霾等一系列問題,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中國。我們將高度關註民生,著力解決人民的衣食住行、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我們將承擔負責任大國的使命,通過建設一個和平發展、蓬勃發展的中國,造福中國人民,造福世界人民,造福子孫後代。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工程科技的靈魂在於開放,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中,提高工程科技發展國際化水平已成為各國推動工程科技創新的普遍共識和重要手段,共享工程科技成果是推動共同發展、促進共同繁榮的重要途徑。我們要通過加強國際工程科技合作,相互借鑒,相互啟發,推動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實現各國共同發展。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已經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係,開展了廣泛的工程科技人才交流,參與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伽利略計劃等一大批反映當代工程科技前沿的重大科技工程,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工程科技進步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前不久,我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訪問,同博科娃女士談到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方面進行了不懈努力,在推動國與國、人與人增進理解、加強合作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科技國際合作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國際工程與技術科學院理事會是國際工程科技界最重要的學術組織,在促進工程技術國際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促進了各國工程科技進步。中國工程院同各國開展了十分活躍的工程科技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座各國代表和各位院士專家學者,是國際工程科技界的領軍人才,是工程科技傳播的使者、人才交流的紐帶,你們為中國科技事業和現代化建設付出了心血、作出了貢獻,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渴望發展。中國將在更大範圍深化工程科技領域國際交流合作,願意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共同解決問題,共同創造未來。我們將加強政府間工程科技戰略合作,以更開放的胸懷支持工程科技國際交流合作。我們將加強半官方及民間工程科技合作,促進國內外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科技學術組織、企業、城市、科學家個人的交流。我們將加強重大科技工程合作,繼續參加或牽頭開展對未來發展、人類健康、應對氣候變化等更有利的國際大科技合作工程。我們將加強工程科技信息交流,同世界各國和國際性組織共同建立大型工程科技數據庫、網絡系統和虛擬研究中心等,促進實現信息共享、技術共享、資源共享。我們將加強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把國際交流合作作為聚集一流學者的重要平臺,聯合培養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工程科技是人類實現夢想的翅膀,承載著人類美好生活的嚮往,能夠讓明天充滿希望、讓未來更加輝煌。希望中外工程科技專家學者加強合作,共同為人類社會進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原標題:習近平:讓工程科技造福人類、創造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l34jlgmv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